储能要点:什么是微电网?
Sep 25, 2025
1.什么是微电网?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变配电、控制系统等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
微电网虽然规模小,但却具备所有必要的功能。它是一个自主的电力系统,能够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它拥有完整的发电、配电和用电功能,能够有效地优化电网内的能源。
2. 微电网与大电网有什么区别?
微电网并非“微型大电网”,而是相对于传统大电网的概念。传统大电网主要依赖单向通信,电力通过输电线路从发电厂层层流向用户。而微电网则采用双向通信模式,实现局部发电和均衡,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微电网在功能、结构和运行方面与传统大型电网有显著不同:
■ 微电网主要依靠分布式电源,利用 储能系统 以及控制装置进行调节以满足负载需求。
■ 微电网支持独立网络运行。当主电网发生故障时,微电网可以快速与主电网断开连接,并继续独立为关键负载供电。
■ 微电网规划设计主要根据综合能源消耗、资源分布、现有网络状况等确定最优的系统建设方案,满足经济、可靠、环保的电力需求。
因此,微电网从节能环保、降本增效的角度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3. 传统主电网建设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为什么还要建设微电网?
建设微电网可以有效消纳新能源,解决各类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关键难题。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具有很强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受环境影响较大,电压和频率不稳定现象普遍存在,对主电网造成严重冲击。现有研究表明,将分布式电源以微电网形式接入电网,对主电网进行支撑,是最大限度发挥分布式电源效率的有效途径。微电网与大电网互为补充,尤其在大电网未覆盖的地区,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弥补大电网的不足。
4. 微电网的作用是什么?
■ 本地消费提高能源效率。微电网利用天然气、光伏和风电等分布式能源。微电网通常容量较小,电源分散,且靠近负载。这有利于本地消费,平衡分布式能源资源。它们还可以与主电网交换能量,相互支持。
■ 单点连接减少对主电网的影响。微电网与主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通过微电网和主电网之间的公共连接点进行,无需多个分布式电源直接连接。微电网主要在区域内供电,无需或极少进行外部电力传输,因此对主电网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 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能源需求。微电网利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和丰富的电力电子设备,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可控负载连接起来,使其成为电网系统内的可控负载。微电网既可并网运行,又可独立运行,有效维护微电网和主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5. 微电网有哪些不同类型?
宏观经济分类:微电网大致分为独立型和并网型两种。
①独立型微电网独立建设、独立运行,不依赖外部电网,保证微电网内部发电与供电的平衡,保障并网供电的稳定性。
②并网微电网与外部电网协同运行,当外部电网发生故障时,必须脱离电网,控制电网内部的电源和储能系统,保证关键负荷的正常供电。
微观经济分类:微电网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①直流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及负载均接入直流母线,并通过电力电子逆变器与外部交流电网连接。直流微电网利用电力电子变换器,为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和直流负载供电。储能装置可以调节直流侧分布式电源和负载的波动。
②交流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负载均通过电力电子装置接入交流母线。目前,交流微电网仍是微电网的主要形式。通过控制PCC处的开关,微电网可以在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之间切换。
③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同时包含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可直接为交流负载和直流负载供电。
④中压配电分支微电网:基于中压配电分支,有效整合分布式电源和负荷,适用于中等容量、高可靠性、用户集中的区域供电。
⑤低压微电网:这类微电网在低压水平上整合分布式电源和负载。这类微电网通常由电力或能源用户所有,规模相对较小。
6. 微电网可以应用于哪些场景?
目前微电网以并网为主,有多种表现形式,每个表现形式名称其实对应一种运行场景,如“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放电/巡检)”、“光储数据”、“零碳产业园”等;但无论怎样变化,它们都依赖于相对封闭的园区/社区/大院/加油站/充电站/数据中心。结合场景用电负荷水平、周边新能源发展状况及电网条件,构建稳定可靠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 新建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力电子设备等装置。